嵇康(224年~263年,一作223年~262年),字叔夜,谯国铚县(今安徽省濉溪县)人,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思想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。以下是关于嵇康的详细介绍:
生平经历
- 家族出身:嵇康的祖先本姓奚,原籍会稽上虞(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),后迁至谯郡铚县,因居于嵇山附近而改姓嵇。其父嵇昭曾任督军粮治御史,兄嵇喜有才,官至太仆、宗正。
- 婚姻与仕途: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,拜官郎中,后授中散大夫,世称“嵇中散”。司马氏掌权后,他隐居不仕,拒绝出仕。
- 被陷害与去世:景元四年(263年),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,遭大将军司马昭处死,时年四十岁。
主要成就
- 文学方面:嵇康工诗善文,其作品风格清峻,反映出时代思想,并且给后世思想界、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。今有《嵇康集》传世。
- 音乐方面:他通晓音律,尤爱弹琴,著有音乐理论著作《琴赋》《声赋》等。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“和”,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地相合,而情感是人的内心体验,与音乐本身无关。他的《广陵散》等作品成为千古绝响。
- 书法方面:嵇康擅长书法,尤其精通草书。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“精光照人,气格凌云”,被列为草书妙品。
- 养生方面:嵇康注重养生,曾著《养生论》。他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,并提出形神兼养、注重养神等观点,对后世养生学有深远影响。
轶事典故
- 狂放任性:嵇康旷达狂放,自由懒散,常一月半不洗头,幼年丧父后更放纵自己。他年轻时傲世,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。
- 鄙视权贵:钟会身出名门,年少得志,曾拜访嵇康,嵇康却自顾打铁,不予理睬,令钟会怀恨在心,最终因钟会构陷而被杀。
人物评价
- 山涛:称赞嵇康“站时如孤松独立,醉时似玉山将崩”,认为其有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风采。
- 王戎:与嵇康居二十年,未尝见其喜愠之色,嵇康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然。
嵇康以其卓越的才华、独特的思想和令人惋惜的命运,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的文学、音乐和养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领域中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