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(1918年3月18日—2012年9月29日),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,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教育家和国学大师,也是国学大家施承志的弟子。
生平经历
- 早年:南怀瑾自幼接受严格的传统蒙馆教育,6岁开蒙,17岁时已精研儒家四书五经,并涉猎诸子百家、文学历史、书法、诗词曲赋、医药卜算、天文历法等,得其精髓。
- 抗战时期:投笔从戎,曾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等职。
- 1949年后:迁至台湾,历任台湾政治大学、台湾辅仁大学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。
- 1985年后:离台赴美客居,后返抵香港定居,期间创办了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文化学院、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和香港国际文化基金会等文化教育机构。
- 晚年: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,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,造福人类未来。
主要成就
- 文化传播:南怀瑾精研儒、释、道,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,著述丰富,有《论语别裁》《孟子旁通》《老子他说》等三十多种著作,曾被译成八种语言,影响中外。
- 教育事业:他先后在多所大学讲学,培养了众多学生,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- 社会贡献:关心家乡建设,倡导、推动了金温铁路的建设等。
人物评价
南怀瑾被尊称为“国学大师”,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的智慧和教诲,至今仍被许多人所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