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从文(1902年12月28日—1988年5月10日),原名沈岳焕,湖南凤凰县人,中国著名作家、历史文物研究者。以下是关于沈从文的主要信息:
# 生平经历
- 早年生活:14岁时投身行伍,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。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。
- 教育经历:1923年,孤身一人来到北平,在北大旁听并自学。
- 工作经历:1931年—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;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;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;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,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。
# 文学创作
- 创作风格:是30年代“京派”的重要作家,以独特的“湘西世界”著称,作品充满乡土气息和传统美学特质。
- 代表作品:小说《边城》《长河》《八骏图》《月下小景》等,散文《从文自传》《湘行散记》《湘西》等。
# 国际影响
- 其作品被译成日本、美国、英国、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,并被美国、日本、韩国、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,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。
# 感情生活
- 曾追求学生张兆和,最终两人结婚,但婚姻中因沈从文的出轨及文学创作中的情感描写等问题,导致夫妻关系紧张,张兆和一度无法原谅他。
# 晚年生活
- 晚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,出版了专著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》,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空白。
沈从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乡土文化的深刻描绘,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其作品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