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皓
2025-04-18 10:25:12 浏览:226次 【



孙皓(242年~284年),字元宗,一字皓宗,幼名彭祖,吴郡富春县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吴大帝孙权之孙,吴文帝孙和之子,三国时期孙吴末代皇帝(264年9月10日~280年5月1日在位)1。

# 生平经历

- 早年经历:孙皓是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,其祖父孙权非常喜爱他,为他起名叫“彭祖”。孙皓出生后不久,其父孙和被废,后在押往新都途中被赐死,正妃张妃也殉情自杀,孙皓与三个异母弟由何姬抚养长大。永安元年(258年),孙休即位,封孙皓为乌程侯,并聘娶滕牧的女儿滕芳兰为正妃1。

- 登基为帝:永安七年(264年),吴景帝孙休去世,群臣尊孙休的朱皇后为太后。当时蜀汉刚灭亡,交趾又发生叛乱,东吴国内震动,左典军万彧向丞相濮阳兴、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,称其才识明断,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,且好学守法,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。元兴元年八月庚寅日(264年9月10日),孙皓被拥立为帝,时年二十三岁1。

- 统治前期:孙皓初立时,下令抚恤人民,开仓赈贫、减省宫女、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,一时间被誉为令主1。

- 统治后期:但一段时间后,孙皓便显露粗暴骄盈、暴虐治国、好酒色的本性,人民对此感到失望。他逼杀朱太后,将孙休的四个儿子遣送到偏远小城后又追杀其中两个,还诛杀了拥立他为帝的濮阳兴、张布等人,其残暴之名惊动中原3。此外,他大兴土木,建立新宫,让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都去山林监督伐木,破坏营房,耗费巨大,左丞相陆凯劝谏,孙皓也未听从1。

- 国破被俘:天纪四年(280年),东吴被西晋攻灭,孙皓投降晋朝,被司马炎册封为归命侯1。

- 晚年去世:太康五年(284年),孙皓在洛阳去世,时年四十二岁1。

# 人物评价

- 鲁迅:在《谚语》中单独将孙皓称作“特等的暴君”,认为其残暴程度在历史上众多暴君中尤为突出1。

- 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:指出孙皓行为暴虐,滥施刑罚,大失人心,其统治导致了东吴的衰败1。

# 轶事典故

- 《神弦歌》与《尔汝歌》:孙皓爱好俗乐,宝鼎二年(267年),迎父丧和宗庙祭祀,用的是祭祀民间杂神鬼怪的《神弦歌》。《世说新语》载,晋武帝问孙皓能否作《尔汝歌》,孙皓唱“昔与汝为邻,今与汝为臣。上汝一杯酒,令汝寿万春”,这是孙皓唯一留存的诗歌1。

- 立《天发神谶碑》与《国山碑》:孙皓热衷于谶纬之说,想借此稳固自己的帝位和东吴政权。东吴凤凰四年(275年),吴郡掘得长1尺的刻有年月字样的银块,后吴郡又上报临平湖开通及湖边发现刻有“上作皇帝”字样的石函等祥瑞之事,天玺元年(276年)秋,宜兴善卷洞景区内的《国山碑》与《天发神谶碑》是一对孪生兄弟碑,均为三国时期孙吴末帝孙皓所立1。

孙皓作为三国时期孙吴的末代皇帝,其统治前期曾有过一些抚恤人民、减省宫女等积极措施,但很快其暴虐的本性便显露无遗,残杀亲人、诛杀功臣、大兴土木、沉迷酒色等行为最终导致东吴的衰败和灭亡。其历史形象在众多史书及文学作品中多以暴君的面目出现,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之一。


数据盘号:2002-3237
数据详情:可能包含自传、相册、视频、作品等;会随时更新,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。
客服专员:yes! 微信号:cd60066
 
全部评论
  •   伊尹(约公元前1649年~公元前1550年),名挚,尹为官名,夏末商初时期人物,是商朝开国元勋、杰出的政治家..

    政治家
  •   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—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涑水乡(今山西省夏县)人,出生于光..

    政治家
  •   邓家彦(1883年—1966年),广西桂林人,字孟硕,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。以下是其生平简介:# 早..

    政治家
  •   晋惠帝司马衷(259年-307年1月8日),字正度,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,在位时间为290年至307年2。以下是关于..

    皇帝
  •   查理五世(Charles V,1500年2月24日–1558年9月21日)是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(1520年–1556年在..

    皇帝
人生存盘,数据银行
Copyright ©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
蜀ICP备20018434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