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曼努尔·康德(Immanuel Kant,1724年4月22日-1804年2月12日)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、作家,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。他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(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),并在柯尼斯堡大学完成了他的学业,后来在此任教2。康德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尤其是在哲学、伦理学和美学领域1。
# 主要思想
- 三大批判
- 《纯粹理性批判》:探讨了人类知识的范围和限制,提出了“哥白尼式革命”,强调知识必须符合人的认识形式,而非对象符合知识2。
- 《实践理性批判》:关注道德哲学,提出了道德的普遍法则,即“定言命令”,强调道德行为应基于理性自身的立法1。
- 《判断力批判》:涉及美学和目的论,探讨了审美判断和自然目的论,试图在自然和自由之间建立桥梁2。
- 道德哲学
-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基于理性自身的立法,即自律。他提出了“自由即自律”的观点,认为真正的自由来自于遵循自己制定的道德法则1。
- 认识论
- 康德将世界划分为“现象界”和“自在之物”,认为人类的认识仅限于现象界,而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1。
# 主要成就
- 创立了星云说,对天文学有重要贡献1。
- 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,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1。
# 人物生平
- 康德的生活极为规律,每天按时起床、工作、讲课、用餐、散步和睡觉1。
- 他终身未婚,也未离开过柯尼斯堡,过着简朴而规律的生活1。
# 人物评价
- 康德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,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1。
- 他的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1。
伊曼努尔·康德的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,也在伦理学、美学、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的理论至今仍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