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荀鹤(约846—约904年),字彦之,号九华山人,池州石埭(今安徽省石台县)人,是唐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以下是关于杜荀鹤的详细介绍:
生平经历
- 早年寒微:出身寒微,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。早年读书于九华山,曾数次上长安应考,屡试不中,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。
- 中年及第:大顺二年(891年),在朱温的帮助下,得中进士第八名。得第后次年,因政局动乱,复还旧山。
- 晚年入仕:天复三年(903年),田頵起兵叛乱,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。田頵败死后,朱温表荐他,授翰林学士、主客员外郎,不久后因病去世。
文学成就
- 现实主义风格: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,反对浮华,诗作平易自然,朴实质明畅,清新秀逸。其诗作深刻反映了晚唐社会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的苦难,如《山中寡妇》《旅泊遇郡中叛郡》《再经胡城县》等作品,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- 诗作题材:其诗题材广泛,包括描写山林隐居生活、反映社会现实、同情人民疾苦等。其中,反映现实、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作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。
- 作品集:著有《唐风集》(十卷),其中三卷收录于《全唐诗》,共收诗三百余首,均为律诗和绝句。
诗歌特点
- 语言通俗:其诗语言浅近易懂,描写不事雕琢,在唐代律诗中独具一格。
- 擅长对比:善于运用对比手法,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- 苦吟自许:他自称“苦吟”,从技巧上说,未必如此,但其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。
杜荀鹤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,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,其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也为后世研究晚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