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即之(1186-1263年),字温夫,号樗寮,是南宋时期的书法家、政治家,历阳(今安徽和县)人。他是张孝伯之子,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,诗人张籍的八世孙。
人物生平
张即之以父恩授承务郎,铨中两浙转运司进士举,历任监平江府粮科院、乌程丞、司农寺丞等职,后因言者罢官,告老还乡,特授直秘阁致仕。
书法艺术
- 风格形成:张即之的书法从唐人楷法入手,深入研究颜真卿书法,得其宽博厚重、雍容大度的形态。后受伯父张孝祥指点,变浑厚为刻劲,同时汲取苏轼、朱熹等人的长处,形成“以行作楷”的自家面目。
- 作品特点:其书法多以长锋硬毫信手为之,笔法得当,提按分明,点画变化明显,书风端庄厚重,稳健开张,气势雄浑。
- 代表作品:传世书法作品有《杜诗七律二首》《汪氏报本庵记》《佛遗教经》《度人经》《金刚经》等。
诗文创作
张即之也有一些诗文作品传世,如《自遣用鲁山老僧韵》《腊八日早漫成》等,这些诗文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。
社会评价
张即之的书法在当时影响很大,北方金人亦多效仿其体。他被称为南宋书法第一人,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和珍视,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