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阳明
2025-03-05 17:37:01 浏览:1359次 【




王阳明(1472-1529),名守仁,字伯安,号阳明,浙江余姚人,明代著名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和军事家。以下是他的生平简介:

# 生平经历

- 早年:出身官宦世家,父亲王华曾任南京吏部尚书。五岁前不能说话,后改名守仁才开始说话。少年时学文习武,刻苦用功,以诸葛亮自喻,立志成就一番事业。

- 入仕:明弘治十二年(1499)考取进士,授兵部主事。因反对宦官刘瑾,于明正德元年(1506)被廷杖四十,谪贬贵州龙场驿丞。在龙场期间,历经磨难,日夜反省,最终悟出“心即理”的道理,史称“龙场悟道”。

- 政绩与军功:刘瑾被诛后,历任庐陵知县、右佥都御史、南赣巡抚等职。在任南赣巡抚期间,成功镇压农民起义,平定“宸濠之乱”,因功被封为“新建伯”,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。

- 讲学传道:后因功高遭忌,辞官回乡讲学,在绍兴、余姚一带创建书院,宣讲“王学”,积极推广自己的心学思想,培养众多弟子,形成“阳明学派”,其学术流传至今,影响深远。

- 晚年:嘉靖六年(1527),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,后因肺病加疾,上疏乞归,于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(1529年1月9日)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,谥号“文成”。

# 主要思想

- 心即理: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,判断事情对错是非的标准是内心的良知,而不是外在的事物。

- 知行合一:强调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工夫,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不可分离。

- 致良知:提出“致良知”的哲学命题,认为良知人人都有,是人心中的天理,要通过内心的反省和实践,去除私欲,恢复良知的本来面目。

王阳明以其卓越的哲学思想、杰出的军事才能以及深厚的教育情怀,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被后人誉为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皆居绝顶”的“明第一流人物”。


数据盘号:2002-0198
数据详情:可能包含自传、相册、视频、作品等;会随时更新,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。
客服专员:yes! 微信号:cd60066
 
全部评论
  •   彭孙贻(1615~1673年),字仲谋,一字羿仁,号茗斋,自称管葛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(今浙江海盐市)人。他..

    学者
  •   伊曼努尔·康德(Immanuel Kant,1724年4月22日-1804年2月12日)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、作家,德国古典哲学的..

    哲学家
  •   林语堂(1895年10月10日-1976年3月26日),福建漳州人,原名和乐,后改玉堂,又改语堂,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..

    作家
  •   杨炯(650年-693年),字令明,世称杨盈川,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唐代左光禄大夫杨初之曾孙,中国唐代诗人..

    诗人
最新发表
  • 米哈伊尔·瓦西里耶维奇·罗蒙诺索夫
  • 约翰内斯·开普勒(Johannes Kepler)
  • 彼得·列昂尼多维奇·卡皮察(Pyotr Leonidovich Kapitsa)
人生存盘,数据银行
Copyright ©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
蜀ICP备2024052466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