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颉刚
2025-03-28 16:26:10 浏览:100次 【




顾颉刚(1893-1980),原名诵坤,字铭坚,江苏苏州人,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、民俗学家,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,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、奠基人。以下是关于顾颉刚的详细介绍:

# 生平经历

- 早年求学:1893年5月8日,顾颉刚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读书世家。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,对历史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1913年,顾颉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,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。

- 学术生涯:毕业后,顾颉刚留任北大图书馆助教,期间草拟出《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》,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。他历任厦门大学、中山大学、燕京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云南大学、中央大学等校教授,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,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。新中国成立后,任复旦大学教授,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,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,全国政协委员,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。

# 学术成就

- 古史辨学派:顾颉刚是中国“古史辨”学派的创始人,提出了“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”学说,认为古代的史实记载多由神话转化而成,这一观点推翻了流传几千年的三皇五帝系统,为中国现代史学界奠定了第一块基石。

- 历史地理学:顾颉刚与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禹贡学会,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,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- 民俗学:他搜集歌谣、方言、谜语、谚语、唱本、风俗、宗教等资料,编辑出版《吴歌甲集》,成为中国民俗学的开创者。

# 主要作品

顾颉刚的主要著作有《古史辨》《汉代学术史略》《两汉州制考》《郑樵传》等,与人合著《三皇考》《中国疆域沿革史》《中国历史地图》等。

# 人物评价

顾颉刚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厚的爱国情怀,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的“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”学说,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古史观念,更为中国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。同时,他在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领域的开拓性工作,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思路。顾颉刚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态度,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学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


数据盘号:2002-1231
数据详情:可能包含自传、相册、视频、作品等;会随时更新,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。
客服专员:yes! 微信号:cd60066
 
全部评论
  •   谢朓(464年—499年),字玄晖,斋号高斋,陈郡阳夏县(今河南省太康县)人,南朝齐著名诗人,出身于陈郡谢..

    诗人
  •   苏东坡(1037年—1101年),名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..

    文学家
  •   殷芸(471年-529年),字灌蔬,陈郡长平(今河南西华)人,南朝梁文学家、小说家4。以下是关于殷芸的详细介..

    文学家
  •   黄庭坚(1045年-1105年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又称黄豫章,以谪仙自称,世称金华仙伯。洪州分..

    诗人
  •   杨慎(1488年12月8日—1559年8月8日),字用修,号升庵,明代著名文学家、学者、官员,明代三才子之首。四..

    文学家
人生存盘,数据银行
Copyright ©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
蜀ICP备20018434号-4